2020年8月10日歐洲XFEL的Michael Meyer和其他研究人員在Nature Photonics上發(fā)表了論文”Photoelectric effect with a twist”。 Photoelectric effect with a twist研究人員在實驗中發(fā)現(xiàn)光場渦旋相位的空間分布可以在傳播的電子波上表達出來,這揭示了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的新方面,并指出了一種新型的單光子電子光譜。
2020-08-20 unistar
點擊藍字關注我們7月25日是英國化學家、x射線晶體學家羅莎琳德·富蘭克林(1920-1958)的百年壽誕。她的研究為理解DNA、RNA、病毒、煤和石墨的分子結構打下了基礎,并幫助詹姆斯·沃森和弗朗西斯·克里克發(fā)現(xiàn)了基因分子DNA的結構。為了表彰這位學術先驅的貢獻,漢堡的歐洲XFEL將她優(yōu)雅的形象印在了即將開放的賓館外墻上。來自全球各地的科學家都會來到漢堡的X射線研究設施,進行幾天的實驗。2017
2020-08-14 unistar
點擊藍字關注我們天然氣作為一種廉價而豐富的資源,改變了世界的能源格局。它的主要成分甲烷可以轉化為液體燃料甲醇,甲醇還可用作其他日用化學品的原料。然而,石油鉆探過程中釋放的甲烷在獲取、運輸以及處理方面的效益低下,這意味著大量的甲烷會被燃燒或排放,向大氣排放有害的溫室氣體。甲烷直接轉化為甲醇將使天然氣的回收更加有效和可持續(xù)。然而,這種轉化非常困難。因為甲烷的強碳氫鍵需要在高溫下才能斷裂,但若溫度過高,
2020-08-14 unistar
2020年8月5日,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設備和輻射健康中心,影像診斷和軟件可靠性分部的Bahaam Chammraoui及其合作者在Radiation Measurement發(fā)表了名為“High-rate x-ray spectroscopy in mammography with photon counting detectors using a limited number of energy
2020-08-14 unistar
點擊藍字關注我們SSRL的新設備Beam line 12-1(BL12-1)——一個致力于用高亮X射線確定生物大分子結構的實驗站。該設備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護設施啟動后開始使用的。SLAC的科學家們正在利用最先進的X射線晶體學設備研究與新冠肺炎有關的生物分子。BL12-1將超亮、高度聚焦的X射線光束線與機器人技術、自動化、遠程訪問和數(shù)據(jù)處理系統(tǒng)結合在一起,研究員在家里就可以進行實驗研究。BL12-1
2020-08-10 unistar
點擊藍字關注我們水是生命的源泉,哪里有水,哪里就有生命。任何生命活動都得依賴于水,但目前地球上可用的水資源遠遠不夠,還有許多地區(qū)常年缺水,生活十分困難。海洋大約占據(jù)了地球的71%,而生物存活所需要的水,只占地球總水量的0.005%。這個比例是非常小的,地球上還有許多生物甚至是人還生活在缺水的環(huán)境中。海水淡化和其他凈水技術通常成本很高,并且需要大量能量才能進行,這使得在全球變暖的情況下為日益增長的人
2020-08-10 unistar
點擊藍字關注我們01前言在十多年前的2009年4月,世界上第一臺硬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器(XFEL)在美國能源部的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發(fā)出了第一束光束。LCLS產(chǎn)生的X射線脈沖要比以前的任何X射線光源亮上十億倍。從創(chuàng)造化學“分子電影”到研究新一代藥物的蛋白質的結構和運動以及模擬產(chǎn)生“鉆石雨”的過程,它優(yōu)越的性能已經(jīng)給科學領域帶來了許多新的可能。02首束光發(fā)出,第一階段開啟圖丨LCLS使用第一個新
2020-08-10 unistar
我們都是星塵。這一刻,你活著。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。你生活在這個星球上,呼吸著空氣,喝著水,享受著最近的那顆恒星的溫暖。你的DNA世代相傳--回溯到更久遠的時空,從宇宙的尺度來說,你身體里的每一個細胞、組成這些細胞的所有元素,都生于一顆恒星的熔爐之中。
2020-07-22 unistar